臨危而不知

 

 

記得在小學五六年級時, 我經歷一件難忘的事故。過春節期間家家都放鞭炮慶祝, 家裡許多訪客拜年,父母忙于招呼客人,没時間看着孩子。我攢了一把鞭炮,把它們剝了皮,火葯都裝進一個玻璃瓶,放條引線連進瓶子。左手拿一個鐵罐,右手拿火柴,準備點了引線就用鐵罐蓋住,看它有多大爆炸力。怎知點了火還來不及蓋上, 立刻就爆炸了。 結果玻璃瓶炸碎了, 幾片碎玻璃炸進我的手掌,嚇得我全身癱瘓,動彈不得!

 

其實父母一早就警告過我,不要隨便玩鞭炮。可是我“不聼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明明知道不該不聼話,卻總覺得自己的計劃没問題。這是面臨危險而不知危險,好在碎玻璃没有炸到我的眼睛,否則我要後悔一生!

 

有人說過:“最大的危險是面臨危險而不知”,這正是今天許多海歸所面臨的問題!讓我詳細解釋一下。

 

許多從中國出來的人,都有機會接觸基督教。據估計約有百分之十的出國人士,聼信了基督的福音。可是他們回國之后,絕大部分(80%)不再繼續信奉基督教,成為流失了的信徒。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福音機構、海外教會都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與資源在海外游子身上。為了補救這個破口,有些機構與教會聯合舉辦免費“歸前裝備” 講座,不幸的是参加講座的人數少得可憐!

 

為甚麼呢?因為海歸們認為:家鄉是我習慣生活的老地方,回去有甚麼需要裝備呢?可是他們不知道在國外生活了一陣子,許多觀念及生活習慣,不再像没出國以前的樣子了。比如說,西方世界對于時間觀念比國内要緊張, 回去之後需要調整,不是能够一蹴可及的。還有,人際之間的互信關係也有不同。用西方的互動方法在國内使用,不一定能够行得通。加上信了主後,許多標準和未信之前大有差别。帶着新的標準回國,肯定會遇到困難。譬如家中長輩過世,你要参加喪禮, 是不是應該磕頭、燒香、跪拜呢?又譬如父母抱孫心切,時時催逼你成婚。幫你找到一位條件好、可是不信主的對象,你該如何處理?

 

事實上,這些講座都是老海歸的親身經驗。他們願意分享自己慘痛的經歷,給尚未踏入國門的小老弟妹。使他們先有“前車之鑒”的心理準備,不至於“重滔覆轍”;遇到困難時措手不及,甚至全軍覆没。

 

我曾經和幾個機構的負責人談過“歸前裝備”講座的内容,他們都告訴我這種講座最有價值的專題,就是請老海歸分享他們自己的經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不惜專程請這些人來海外演溝,所費不貲!我相信如果即將歸國的海歸, 能够知道歸國需要智慧,而來参加“歸前裝備”,使他們不至於“大意失荆州” 。回國之後有準備,面臨各種危險而能够堅持他們的信仰,就不至於成為信仰流失的海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