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在耶魯讀書時期,中國國內的腐敗情形,常常觸動我的心靈,一想起來就怏怏不樂…我既然遠涉重洋,身受文明教育,就要把學到的東西付諸實用 …我一人受到了文明的教育,也要使後來的人享受到同樣的好處。以西方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一天天走向文明富強。這將成為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了解更多

當前中國的道德墮落,並不是因為教育、文化、軍事方面的思想落後,也不是因為製造業不發達,而是因為在中國個人和民族的品性中,缺乏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必須重新啟動,只有這種力量滲透到民族和個人的品性當中,國家的穩定和美好才能得到保障。

了解更多

(石美玉是在美國醫學院畢業的第一批中國女性。回囯後,她創辦了自己的醫院和護校.培訓中國的專業護士。)

了解更多

(範子美是1902年《萬國公報》雜誌社最早的中國編輯。隨後,他為基督教青年會創辦的期刊《進步》寫作並擔任主編。)

了解更多

(丁淑錚是基督教中華女青年會的第一位中國領袖。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她積極參與了推動世界和平和國際正義的工作。)

了解更多

 (梅貽琦在1931年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裡,他一直擔任位於雲南昆明市的西南聯合大學由中國當時三所名校聯合組建的校長。)

了解更多

 (林巧稚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最早的畢業生之一.協和醫院 婦產科的主治醫生,中國現代婦產科醫學奠基人之一。)

了解更多

(韋卓民在1929年至1952年間一直擔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的校長。作為一位深諳中國文化的哲學家,他是「普世基督教」早期的提倡者之一。)

了解更多

(作為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校長,吳貽芳注重培養女性知識份子,教導她們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同時造福於民。聯合國創建時,她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女性。)

了解更多

  (晏陽初,耶魯大學畢業生,先是在中國城市組織平民  教育運動,開展大規模掃盲。隨後他又推行鄉村建設  示範項目,並創建了鄉村建設學院。)

了解更多